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学版 > 期刊论文 > 其它各类 > 各类论文6
编号:10855069
药物性肝病的处理
http://www.100md.com 深圳罗湖医院肝病中心
     关键内容

    ● 药物在肝脏药酶作用下,经Ⅰ相与Ⅱ相反应途径代谢,称为生物转化。在转化过程中,可生成反应性中间代谢产物,它们具有肝毒性,可与肝细胞成分的大分子物质共价结合,或使大分子物质遭受氧化性应急反应,导致肝损害。

    ● 药物性肝病(DILD)最重要的处理对策是"安全用药、定期监测",把DILD的发生率降低至最小限度;通过定期监测,可早期发现疑似病例,早期停用疑似药物,把DILD处理于初发阶段,这样可大大减少药物性急性肝衰竭(AHF)、肝硬化及肝肿瘤等的发生率。

    ● 轻症DILD在停用疑似药物后,病变可自行消退,对症处理即可。有明显肝损害临床表现者,宜严密监护病情的发展,并采取以下措施:①促进胃肠内或胃肠外残留药物/毒物的排泄与清除,包括洗胃、导泻、吸附剂、利尿、血液透析等。②应用特殊解毒剂,促进肝内反应性代谢物的代谢清除。③加强支持疗法,维持内环境稳定,维护重要器官功能,促肝细胞再生。以上是DILD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治疗。

    ● 糖皮质激素仅对少数特殊类型的DILD有效,如肉芽肿性肝炎、肝紫癜病,对药物性AHF、胆汁淤积以及慢性肝炎等未能证实其疗效。前列腺E可试用于DILD。

    ● 肝移植是药物性AHF的最终选择,宜在严重并发症(如脑水肿、功能性肾衰竭)出现前施行。

    药物在体内最主要代谢场所在肝脏,这不仅因为肝脏含有其他器官难以比拟的最丰富的药酶系统,而且因为从不同途径摄入的药物,均需通过肝脏的首次通过作用,所以药物的代谢,肝脏首担重任。一方面,肝脏具有解毒功能(detoxification),能将有毒物质代谢为无毒物质,是人体的"卫士";但另一方面,若干无毒的母体药物经肝脏代谢后,成为有毒的反应性中间代谢产物(以下简称反应性代谢物),并使肝脏首先受损,是为增毒作用(toxication)。药物所致的肝病(drug-induced liver disease, DILD),就是肝脏增毒作用的结果。在药物广泛应用的今天,医源性(iatrogenic)肝毒性已成为中毒性肝损害的重要原因,在急性肝损害中药物所致者占5%~10%。有人报道在50岁以上的急性肝损害者中,药物所致者达40%以上;在暴发性肝衰竭者中,药物所致者达25%,其病死率达50%以上。药物亦可引起慢性肝病,包括慢性肝炎、脂肪肝、肝硬化、肝脏血管损害及肝肿瘤等。由此可见药物所致肝病的严重性。本文先简要介绍药物性肝病的基本原理、分类与诊断,在此基础上,讨论其处理对策。

    药物性肝病的基本原理

    药物在肝内的生物转化

    药物大多为非极性大分子物质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27300 字符